中华经典 | 陶渊明《桃花源记》(程翔)
【往期选链】
“中华经典资源库”是一个展现、阐释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公益视频资源建设项目,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为贯彻十八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启动的重大项目。其意义就在于从思想、情感和艺术等多个角度展现经典的独特魅力,发掘经典的时代意义,引领大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华经典,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讲解专家:程翔(北京一零一中学 特级教师)
今天我们来欣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死于公元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他是浔阳柴桑人,浔阳柴桑在今天的江西九江。陶渊明作为东晋著名的文学家,有《陶渊明集》行世,他的诗歌、散文的成就巨大,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写的《饮酒》《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都是优美之作,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桃花源记》是他散文中的代表之作。
《桃花源记》是一篇奇文,表面上看它描写了一个桃花源,实际上它蕴含了陶渊明的政治理想。且看这篇文章的开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在太元年间,一个武陵人以打鱼为业,“太元”是东晋孝武帝的年号。“缘溪行”,这个“缘”就是沿着、顺着,他顺着一条小河,划着船沿着这条小河一直往前行驶着。“忘路之远近”,这就是说他划着船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什么呢?“忽逢桃花林”,看到的是桃花林,一个“忽”字说明了突然之间一片桃林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这个“忽”字让我们感觉到这景色带有一点神秘感。“夹岸数百步”,由此看来这个桃林的面积还不小。“中无杂树”,表明只有清一色的桃树。“芳草鲜美”,这里绿草出荫,而且草长得非常茂盛。“落英缤纷”,落了满地的桃花,“缤纷”是说落花之多。那么,这样的一个景色让渔人感觉到非常的诧异,即“渔人甚异之”,一个“异”字突出了它的神秘色彩,表现出渔人想要看个究竟、想要搞个透彻的心理。同时也使得我们读者的胃口被吊起来了。因而可以说,这篇文章开头第一段就给我们设置了一个悬念。
之所以我们说这篇文章是一篇奇文,其中还表现在作者在构思上也有他的奇特之处。我们接下来继续看:“林尽水源”,其意是这条小溪的源头也就在桃树林的尽头。“便得一山”,然后就看到有一座山,一谈到山,它的神秘感就进一步加强了。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这个悬念又进一步地凸显了。“便舍船,从口入”,这个渔人就放下自己的船,从这个小山洞里边走了进去。等进入到这个山洞之后,作者这样描写:“初极狭,才通人”,刚刚进入山洞之后,发现这个山洞很狭窄,仅能够容纳一个人进去。“复行数十步”,继续往前走,走了几十步之后,便是“豁然开朗”,一下子就变得开阔起来。而后看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里人们住的房屋很整齐,“俨然”就是很整齐的样子,既写了土地又写了人们的住房。
接下来作者写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谓“良田”,就是肥沃的土地,“美池”就是看上去一片一片的清水塘,“桑竹之属”,有桑树、有竹子,由此我们可以想像,长得非常茂盛的桑树、长得青青翠翠的竹子在微风的吹拂下可能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那是多么美好啊。
那么渔人还看到了什么呢?“阡陌交通”,这里一条一条的小路是纵横交错着。“鸡犬相闻”,这里有鸡狗的叫声,我们就想到了陶渊明在他的一首诗里所写到的“鸡鸣桑树颠”。“其中往来种作”,这里来来往往的种地耕田的人们,“男女衣着”这些男男女女,他们所穿的衣服都跟这个桃花源之外的人是完全一样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人和小孩都是很高兴的样子,“黄发”指的是老人,“垂髫”指的是小孩。他们都是非常高兴的样子,看不出有什么忧伤、什么烦恼,这就是渔人经过这个山洞之后所看到的桃花源的情景。这桃花源里面有的是美好的土地、美好的景色,在这里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战争、没有君王。它促使我们读者去进一步思考,想它有什么、没有什么,作者写了什么、没有写的又是什么,这都表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接下来作者开始写渔人和桃花源中人的对话、交流。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中的人问这个渔人从何而来,于是渔人就如实地回答如何来的。“便要(yāo)还家”,这个“要(yāo)”通邀请的“邀”,所以我们要读成便要(yāo)还家。一问一答之后,桃花源中的人便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作食”,给他做好吃的好喝的,用肉酒来款待他。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人很热情,也很单纯,他们似乎没有什么戒备之心。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这所谓的“村”就是桃花源,这村里的人听说来了一个外来人,大家一传十,十传百,都知道了,所以都来询问探听,我们可以想像当时那样一个热闹的场面,大家非常好奇地要了解这个渔人是从哪里来的、来做什么。然后,桃花源中的人还向渔人作了自我介绍,这里从文句上来讲跳跃性比较大。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他们谈起他们的先祖是为了逃避秦朝那个时候的战乱,就带领着妻子儿女,同时还带领着同乡的人——邑人就是指同乡的人,一起来到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他们就没有再出去,而是一直生活在这里。“遂与外人间隔”,于是他们就和桃花源之外的世界完全割断了来往、割断了音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大概是桃花源中的人询问渔人现在是何世道,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那就更不用说魏和晋这两个朝代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他们大概是叹惋桃花源之外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改朝换代,可能就是指的战乱不断,桃花源中人在庆幸自己没有遭受战争的涂炭,在庆幸自己过着宁静的生活。而在临走的时候,桃花源中人给渔人做了一个叮嘱,这个叮嘱是这样说的:“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他们告诉渔人出去之后不要跟别人说这里有一个桃花源,不要说此中人的生活,不要对任何人讲这段经历。
这时,我们作为读者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要求、或者说叮嘱这个渔人不要对别人讲呢?我认为是因为桃花源中人知道了外界社会的巨大变化之后,他们有一个担心——担心外界知道有这样一个桃花源后,外人都会进来、会干扰影响他们宁静的生活,所以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当然“不足”说得很是客气——不值得给别人说这件事情。
陶渊明所生活的时代是东晋,当时的社会战乱频繁、政治黑暗,于是陶渊明就想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一个他理想的世界。另外我们还要结合陶渊明他个人的身世经历来解释一下。陶渊明虽然没有做过什么高官,但是他的出身、他的家世是很不简单的,在陶渊明的祖先之中是有人做过大官的,陶渊明的家世和陶渊明从小所受到的儒家的熏陶使他立就了一个大济苍生的宏伟志向,他想要为社会和国家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想要对国家社会有所作为,但是严酷的现实毁灭了他的这些想法,在现实生活中,陶渊明可以说是碰了一个又一个的壁,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形成的强烈的反差也促使他提起笔来去虚构一个理想的社会、理想的世界。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与陶渊明本人的性格、特点是有关系的,陶渊明他在诗里边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之语,陶渊明在官场发现自己的性格和官场是格格不入的。当陶渊明对官场彻底地失望了,他便走向了田园,但是在陶渊明的心灵深处,理想的火焰并没有完全地泯灭,《桃花源记》就表现了他理想的火焰燃烧在心中,表现在文字上,影响着后人。
总之,我觉得桃花源究竟在哪里并不重要,桃花源是真是假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们今天在多大的程度上仍然保持了对于美好理想追求。那么在今天,我们对于这种美好世界、美好生活的追求究竟还保存了多少呢?换句话说,今天我们在实现美好梦想的过程之中,我们是不是仍然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这才是今天我们去欣赏、去阅读《桃花源记》真正的意义之所在。
【收听】